幸福喵喵行黃有邦:「我想要的是讓貓幸福,也讓飼主能安心!」

「我只是個誠實賣貨的人。」黃有邦笑著說。他是「幸福喵喵行」的創辦人,也是從2002年就陪伴台灣貓奴走過20多年的「幸福貓」資深店主。 不同於近年強打社群經營、直播帶貨的寵物品牌,黃有邦走的是一條從老派實體店、一步步走進網路世界的路。他坦言,自己其實不愛碰科技、也不熟社群,真正開始轉型,是COVID-19後才被「逼著改變」。一旦決定踏出這一步,他就投入全部心力,建立起屬於幸福喵喵行的「網路生態系」:從LINE客服、社群互動,到串接「賣貨便」出貨系統,讓20年老品牌成功轉型。

  • COVID-19後才數位轉型,用半年補上近20年的網路空白
  • 有了賣貨便,讓幸福貓從里長伯變成全台物流中心
  • 他不只是賣東西,也是在創造「安心的寵物用品中介平台」
  • 賣貨便後台清楚透明:訂單狀態一目了然,能即時追蹤與對帳
  • 經營關鍵不是會不會網路,而是有沒有「用心、認真經營」

貓咪改變了他的人生,從興趣變成終生志業

幸福喵喵行的起點,是會撒嬌、會蹭人、會自己埋便便的小貓咪。黃有邦在大學時期陸續收養三隻貓,對牠們的獨立又黏人的個性深深著迷,也開始大量閱讀寵物書籍,甚至畢業後進入寵物店工作。四年後,他與合夥人決定創業,「想開一間理想中的貓店」,店名就叫「幸福貓」。

雖然,當他正式登記行號時,「幸福貓」這名字已被註冊,靈機一動迅速改成「幸福喵喵行」登記成功,從此展開20年以上的經營。「幸福喵喵行」品牌定位很明確—專注「貓」,只做「品質嚴選、價格實在」的商品。無論是飼料、保健品還是玩具,全都親自試用、選品,有時甚至依照顧客需求直接進貨。

「我在疫情前幾乎沒做網路,完全沒想過社群、行銷、官網。那時只要對客人好、誠實賣東西就可以。」黃有邦說。直到疫情後,他驚覺自己的老客戶被線上平台搶走,新客戶進不來,於是從零開始學習電商經營。

這段轉型歷程極其艱辛。他重新打造LINE@官方帳號,從無到有架設官網,聘請第一位員工開始,建立美術、客服、倉儲、行銷團隊,每天開會學習新工具,現在連AI影片也開始嘗試。「我完全是被時代推著走,但走著走著,就真的看到另一片風景。」

這其中,最具突破性的工具,就是「賣貨便」。「賣貨便平台對我們這種獨立小店來說,是一種後台支援的超級工具。」黃有邦直言,對只有一間門市、想做全台配送的中小型賣家來說,賣貨便提供了完整而靈活的物流解決方案。

賣貨便:讓幸福貓從里長伯變成全台物流中心

賣貨便最大的優點是超商取貨與流暢下單,大大降低顧客的使用門檻。「客人只要點進導購連結、選擇方便的7-11取貨,就能完成下單,不需要煩人的流程,對客服來說減輕很多壓力。」黃有邦接著說:「賣貨便常推出免運活動,幫助推升轉單率;後台接單狀態一目瞭然,能即時追蹤與對帳;透過LINE@導入流量,快速轉為實際銷售。」

當然,使用賣貨便初期的系統邏輯還是經過學習,消費者有時也會搞不懂規則,他特別在LINE@帳號中設立材積諮詢、操作指引區,讓買家能順利下單。「我們不是等平台變完美才使用,而是一起改善、一起成長。」

「幸福喵喵行」不只賣東西,更串聯起一份對流浪動物的關懷。他觀察到,台灣有很多願意捐助的民眾與辛苦照顧浪浪的愛爸愛媽,卻缺乏一個信任的平台。因此,他推出「代捐代寄」服務:民眾可在「幸福喵喵行」下單商品、註明捐贈對象,他們會協助包裝、配送,並公開所有紀錄,讓願意付出的人和需要幫助的人能夠連起來。

這份誠意,也為品牌帶來源源不絕的回購與口碑。有客人因為養貓遇到問題,請教他們後獲得解答與安慰,事後還特地來店致謝。「我們不只是賣東西,更像是社區裡的里長伯,讓每一位飼主有依靠。」

「幸福喵喵行」目前LINE好友數已超過8,600人,每週固定推播新活動、優惠連結、飼養知識,並同步導流至賣貨便平台下單。他認為經營社群不是選項,而是100%必要:「你不經營,就不會有流量;沒有流量,再好的系統也沒用。」他持續雇用年輕人,將他們視為合夥人而非員工:「我只會抓方向、看商機,剩下的電商實務就交給他們討論、運作。這就是我的經營模式。」

未來他不打算開分店,而是將門市當成「發貨基地」,用網路力量滿足各地需求。對於未來想要進入這領域的新手賣家,他也鼓勵:「你不需要完美才開始,只要你願意學,啟動就有機會接住這個時代。」

ABCD
幸福喵喵行
2004年在永和起家,幸福貓已陪伴毛孩家庭走過20多年!始終堅持嚴選優質品牌、全國最低價,只為給毛孩最貼心的呵護。從選品到出貨,用心對待每一筆訂單

其他成功案例專訪